公司新闻

中国机床产业寻求新的突围之路

分析我国机床产业风险增大的原因,首先是外部因素起了一定作用。
 
我国数控机床起步晚,缺乏核心技术,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。要走出困境,客观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。但是,核心技术买不来、要不来。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机床所需的核心技术,都采取了打压和封锁策略。对出口中国的高端装备、数控机床、功能部件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,我国一些重要企业被列入一些国家的所谓“禁售黑名单”。
 
“发达国家对高端机床产品技术的封锁,令人震惊!”国内一家机床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曾与国外的机构合作研发,但是技术资料被严禁带回中国。“一次我们将自主创新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运到境外参展,但参展结束时,那台机床却被外方海关部门扣住了,理由是那台机床精度很高,被怀疑是偷了外方的技术,调查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放行运回国内。”
 
其次,除外部因素外,国内机床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是从根本上影响了全行业的发展。记者对国内多家机床企业进行采访发现,有三个因素加剧行业风险:
 
一是国内机床企业技术和资本积累不够,创新和转型资金紧缺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“中国母机”在导轨、丝杠、主轴等关键硬件方面,经过多年努力,陆续赶了上来,目前落后主要体现在控制软件方面。数控系统一直缺乏自主核心技术。虽然经过重大科技专项连续攻关,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,也出现了大连光洋等一些优秀企业,可以做到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,但从整体上实现超越,还有不小的距离。
 
一家民营机床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,高端机床技术创新绝不是投机,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长期持续努力;我们连续十多年投入十几亿元研发,才攻下数控有关核心技术,而在这十多年里,一点产出回报也没有,一般企业根本撑不住。
 
二是体制机制改革尚待破冰。不少受访者认为,国有机床企业改革,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路径依赖。实践表明,简单搞“一卖了之”“股权多元化”,效果并不明显。如大连机床从国有机制转为民营机制后,也未避免破产重整命运。
 
近年来有一些产业资本试图进入机床产业,向核心技术发起冲锋,但是在投入巨资后,多以失败告终。格力电器等企业,也怀着产业报国之志进军机床产业,但离全面产业化运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,仍面临较大风险挑战。
 
机床产业属于技术、资本高度密集产业,每一台设备都是订制化的,需要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,国内一些大型机床企业普遍缺乏融资渠道,缺乏系统化服务能力。
 
三是缺乏精准产业政策支撑。“机床是投资类产品,不是消费品,不是赚钱的产业,需求也是有限度的,全球总规模才700多亿美元。”秦川机床原董事长龙兴元认为,“机床产业绝不能盲目追求规模、追求产值、利税,而要追求能力、水平,发挥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。”
 
记者采访发现,沈阳机床集团、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,长期在做大规模的导向下走上了不归路,由于处于行业价值链低端,规模大、杠杆率高,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很快陷入困境。秦川机床虽在探索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上努力前行,在行业“寒冬”大气候中左冲右突,也主要靠零部件委托加工等副业谋求利润支撑。
 
目前,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更多是引导机床企业做大规模,致使一些机床企业“虚胖”――产值很大,利润微不足道,经不住稍大一点的市场风浪,很可能重蹈覆辙,倒在盲目扩张的路上。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联系人:孙先生

手机:17316565658

电话:(0523)82565520

邮箱:26051592@qq.com

地址: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工业园区通站东路9号